首页> >省市金融
外资行自贸区FTA拓荒 中外资合作大于竞争
发布时间:2014-07-20 10:07:30
过去10个月里,10家外资银行相继成立了上海自贸区分行,但仍未有一家从央行拿到关键性业务牌照。由于没法拿到关键性业务牌照,外资银行的自贸区业务看起来更像一场“公关秀”。
事实上,根据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方案,在自贸区注册的公司可以在境外账户与“自贸区账户(FTA)”之间自由汇兑与转账。但是,如果想为客户提供这样的汇兑与转账服务,各大银行在自贸区开设的分支机构必须向央行申请业务许可证,只有获得牌照之后才可以为企业客户开设自贸区账户。换言之,如果没有从央行获批牌照,银行在自贸区内提供的业务与其他地区的情况将没有太大差别。
当前在自贸区分行成立的外资银行包括了汇丰、渣打、花旗、东亚、恒生、大华、星展、澳新等。
然而,据央行公告,已经有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从央行获得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FTA业务牌照,但外资银行却无一家拿到FTA业务牌照。
有消息透露,至少已有5家外资银行向央行递交了FTA申请,但参与申请的银行表示,由于自贸区新的银行体系很复杂,这些外资银行要满足最低监管要求,估计还要好几个月。
大部分外资行人士称,虽然业务牌照还未获批,但自贸区团队已经建立,各项业务也都在顺利进行中。“目前,外资银行确实都没有拿到FTA牌照,但所有外资银行对外口径都是和央行对接的系统尚未建好。”一位参与申请流程的外资银行行长对记者坦言。 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认为,外界有关“央行优先发牌给中资行”的说法属于误解。“央行只是做验收工作,并不是发业务许可,银行通过验收才可开展FTA业务。部分中资已经通过验收,外资行还没有通过。”林志民说。
(来源:南华早报、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