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市金融
蜀银监局排查民间金融风险 非法集资呈现六大形式
发布时间:2014-06-19 10:33:39
近日,四川银监局全面开展了针对非法集资的相关活动,由四川省21个市(州)和24个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协作,四川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派出联合工作组对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近年来,全国各地金融领域违法、违规案件持续高发,涉案金额大幅攀升、领域不断延伸,涉稳隐患不断增多。目前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随着“金融脱媒”的不断推进、民间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容,在这一过程中,良莠不齐的民间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四川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民间融资中介不规范发展势头迅猛,不当宣传、超范围经营现象突出,蕴藏较大非法集资风险隐患。”
据四川银监局统计梳理,目前非法集资的最新表现形式主要有六种。除了上述打着P2P旗号的非法集资手法外,还有部分涉及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其主要为: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进行非法集资。借担保为名进行非法集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目前大量省外的异地人员来四川设立融资中介,投资的项目往往是一些异地项目,若资金链断裂,外地老板跑路,本地的投资人很难追讨。”四川银监局方面表示,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