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新国九条:远水与近渴
发布时间:2014-05-10 11:29:26
中国国务院在5月9日正式发文,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 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该意见将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的若干意见》被业内人士普遍称为“新国九条”。意见称,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建设多渠道、广覆盖、严监管、高效率的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拓展期货市场,着力优化市场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实现发行交易方式多样、投融资工具丰富、风险管理功能完备、场内场外和公募私募协调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中国领导人正在推动改革,以放宽政府对从能源定价到银行业各方面的管制。这场改革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全面的改革。
远水难解近渴
新“国九条”为资本市场划定改革方向。中国决策者正试图为本国资本市场提供支撑。在市场担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的基准股票指数表现欠佳。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的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针对眼下股市低迷,市场信心不足,似乎有些远水难解近渴。
他们指出,国务院的文件都是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和培育良好市场环境的纲领性政策,但实际上现在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以形成财富效应的问题,股市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小投资者不再对未来的市场有信心。
“大而全,主要是从中长期的制度设计角度出发的,实际上就是针对眼下的股市低迷,包括信心不足,还是不太有提振信心的效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表示。
她并认为,现在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以形成财富效应,如果股市没有财富效应,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得到融资,中小投资者也将慢慢对市场的未来失去信心,最终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失去其资源配置的功能。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亦称,意见总体上看表述笼统模糊,而且有些问题是正在解决,有些问题暂时也难以想出有效办法。当前市场关注的一些焦点,在政策执行方面似乎难以有实质性动作。
他认为,目前市场最关心的就是投资者优化回报机制的问题,单针对上市公司分红机制可操作空间有限。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分红基本取决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而非依靠强制性手段规定。
另外对于文件中提到的税收政策也没有太大的操作空间,中国投资者更多的是依靠买卖差价进行获利,现在股票印花税已经是单边征收,即使全免相对股民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亏损也微乎其微。
中国经济近几年虽然增速放缓,但在全球疲弱的大环境中仍属风景独好。不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在过去四年却基本上是“熊冠全球”,令套牢的股民苦不堪言。
培育私募市场是亮点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报告则指出,从改革方案看,其涉及金融产品、参与机构、对外开放、风险防范,面面俱到,但并未落实细则。其次,从改革目的来看,改革不仅是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出发,更隐含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意义。
中信报告认为,从具体内容来看,基本无超预期内容。股票市场部分,明确提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这可能是推动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为中国未来整体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资本市场渠道。
债券市场方面的亮点则是提出地方政府债券制度,这主要是为了逐步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可控的隐形风险。
此外,私募市场是国九条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在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私募发展后被正式纳入国家层面的改革政策之中,其中较为强调鼓励创投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投基金,体现了政策层面鼓励支持小微企业的私募发展的决心。
国务院意见明确,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建立合格投资者标准体系,明确各类产品私募发行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和面向同一类投资者的私募发行信息披露要求,规范募集行为。对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特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
在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方面,则将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范围,提高投资额度与上限。稳步开放境外个人直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有序推进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个人跨境投融资权益保护制度。
(来源: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路透社)